全国服务热线:15711100522
在线报名
知识百科 Encyclopedia
联系学校 Con School
手机:
15711100522
电话:
15600019800
邮箱:
zhuchiren@zhuchiren.cc
地址:
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四惠东(华腾世纪总部E2座2层)
知识百科
你的位置: 首页 > 知识百科
演讲稿怎么写才会富有现场感
2022-02-11 21:43:28 点击量:

一个好的演讲需要能够充分把握现场的情况,沉浸在现场。因此,主持人培训网的老师总结了几个在撰写演讲稿时应该注意的“临场”特点,供大家参考。

一、适合于现场听众

受众的性别、年龄、种族等自然特征,情感、意志、兴趣等心理特征,文化、教育、境遇等社会特征,都要纳入演讲的立意,严禁忽视“人”。写作的感觉应该是面对观众,说出他们愿意听的话。即使是一句话或一个称呼,也值得反复考虑。萧曲在对囚犯们说:“触犯刑法的朋友”之前,思考了这个“公式”,结果,这些特殊的听众非常感动。1972年,尼克松总统访华时,在答谢宴会上的讲话中说:

昨天,我们和亿万电视观众一起,看到了世界上真正的奇迹之一。—;中国的长城。当我走在城墙上时,我想起了我为建造城墙所做的牺牲。我认为这显示了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保持独立的决心。我想到长城告诉我们,中国有伟大的历史,创造这个世界奇迹的人也有伟大的未来。

在在座的中国官员面前,尼克松作为美国总统,热情赞扬了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长城,这是非常有利的,淡化了两国政府原则分歧造成的阴影。演讲中还多了几段关于“长城”的话题,让“拆除我们之间的这道墙”这个艰难的话题显得轻松起来。敏感的观众意识让演讲者选择了“长城”自然、得体、巧妙的角度。

二、适合现场表达

言语语言是经过精心锤炼和建构的口语,是一种生活化的语言。它的词汇、句式、声调都是口语丰富,通俗流畅,行云流水自然,没有雕琢的痕迹,没有公文的程式化和诗性的跳跃编辑。所以非常适合自由口语表达。言语语言为说话者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来使用语音手段,如情绪、停顿和语调,以及肢体语言,如感情和手势。简而言之,言语语言应该既能“说”又能“行”,便于现场表达。起草演讲稿时,要摆脱其他文体的负面影响,以语言体裁的抒情性作为适合现场表达的标准。请看邱进的著名演讲《敬告二万万女同胞》:

陈后主做了这个缠足的例子。如果我们感到羞耻,我们应该单挑!否则,他会绑我的腿吗?我不会放过它吗?男人怕我们有知识有学问,爬到他们头上,不许我们学习。我们不打算告诉他吗,所以我们应该?总是我们的女人放弃了自己的责任。当男人做任何事情时,他们很乐意懒惰和快乐。男人说我没用,我没用;我说不行,只要我眼睛舒服,我就当奴隶,不问。看着自己恐怕撑不了多久。一听说男人喜欢小脚,我就赶紧把小脚包起来,让男人看到自己喜欢小脚,这样他们就可以趁这个机会白吃了。

这段话不仅是微妙的句子组合,也是流畅的口语。既有催人醒的火速反问,也有冷静分析的精准陈述;既有不经意的句子,也有顶针式的排比,整个过程中有零散的、不拘一格的模式;语气、声音多种多样,造句随意;短句为主,长短不一,就像松散的词,但充满节奏;它不仅是一个逻辑的讨论,也是一个流动的叙事;这不仅是从战略上有利的位置上说的精彩的话,也像拉回家一样容易。既有愤怒的问题,也有幽默的话语。刚读完,感觉说话人的声音、表情和态度都准备出来了。这种写法无疑适合“说”和“演”的现场表达。

三、适合于现场调控

在撰写演讲稿的思考阶段,要考虑到对听众的现场控制。需要适当预设或埋伏一系列能够引发想象、情感、意志、体验等的兴奋点。的观众,从而轻松自如地控制现场,控制观众,鼓励观众参与,更好地进行现场交流。在写作过程中,要围绕演讲的目的和内容,在开头、过渡、展开、结尾等环节有意识地运用控制技巧。比如在写作中,设置悬念来吸引人的注意力,利用蓄势待发来引导情绪爆发点,形成一个激荡的漩涡。还可以点缀“八卦”调节心理,活跃气氛,化隔膜为亲密,化吹毛求疵为欣赏,及时喷清醒剂,防止精神疲劳。其实控制手段远不止这些。另外,写演讲稿的时候,要做好应对不断变化的“场景”的准备,必要的时候要想象可能发生的情况。鲁迅的演讲《文学与政治的歧途》有这样一段话:

北京有一群人骂新文学家,说:“你们不要拿社会上的穷人、黄包车夫当材料。写诗写小说,要用才子佳人的素材,美而雅。你为什么不躲在象牙塔里?”但是现在他们都去南方了,因为北京的象牙塔塌了,没人给他们饭吃,只好跑路了。作为生活的文学家,平时是很危险的。革命来了,他们死了又死,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比普通人更敏捷。普通人不知道自己的所见所想。他们的情况往往很差,所以他们可以看到其他的艰辛。

一方面,作者成功地表达了演讲的内容,另一方面,他考虑到了现场的规定。北京的“人校”里有句话:“为什么不躲在象牙塔里?”作者的引语自然引起了观众的等待,看演讲者如何回答。然而,只用了一个“丹”字就把他们转向南方混日子,既不“美”也不“雅”。他们用诙谐的话语反驳自己的话,让人发笑。然后,与生活困难的作家相比,他们含蓄地赞扬了他们。如果说这是一个晦涩难懂的情感热点,那么前面的冷嘲热讽就是一个有力的对比铺垫和蓄势待发。这个演讲看似漫不经心,但是材料的选择和组合,先谈什么,后谈什么,怎么说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驾驭听众。